二斤酒馆-聊东扯西-IT民工的自我介绍

很高兴能在这个平台,写一写自己的幻想,打发打发自己的时间。现在网络平台太多了,为什么要看我在这里叨叨叨呢?为了表示出沟通交流的诚意,我觉得我有必要做一个相对正式的自我介绍。 我的话,比较符合互联网平台上流行的一个标签——小镇做题家,但是相对而言是属于比较做作与矫情的那种。 互联网就是这样,为了吸引流量,博眼球,大量这样的标题党、立人设、贴标签的行为,我本身不认可,但是这些标签化的东西,确实能快速让一个人了解你,对你形成一个刻板印象。其实现实的工作和生活之中,又何尝不是这样呢,你有没有讨厌过别人往你身上贴标签,但是幼儿园和低年级的小朋友不会讨厌,他们很喜欢sticker,因为白纸一张的他们,希望脸上有亮点、有色彩,这样就能引起他人的注意,觉得自己跟别人不一样,或者跟别人是一样的。 话又说回来,我是重庆人,3岁前在农村长大,幼儿园开始就在小镇上上学和生活,作为家里的幺儿、黑人,出生于89年的我,感觉自己身上有80后过渡一代的传统 、节俭、保守的特质, 又有90后颠覆一代的为情怀买单、直接反抗、个人主义的疯狂。而最近呢,感觉自己是00后,有了反PUA大师、低调爱国、情绪价值大于实用性、副业刚需拒绝上班的清醒体验派的潜质。毕竟在外面混,身份都是自己给的,显年轻就行~ 我的家乡是潼南,位于重庆市西北部,是一座人文与自然交融的美丽之城。这里是中国国家主席杨尚昆的故里,红色文化底蕴深厚。也是"中国油菜之乡",每年春季崇龛镇万亩金色花海蔚为壮观。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要节点,潼南既有双江古镇的千年韵味,又有涪江湿地的现代风情,更有太安鱼、潼南凉粉等特色美食让人回味无穷。这座涪江畔的田园城市,正以绿色菜都的生态优势和创新发展的蓬勃活力,书写着新时代的精彩篇章。(本段内容由AI生成) 我的高中三年主要就在潼南县城渡过,初中升学考试没有发挥好,差几分考上县里的重点高中,得亏是父母有远见,在03年的时候交了3000多的议价费,让我有了从小镇到县城读书的机会。我也很争气,入学班级排名30,第一次月考我就拿到全班第2名,全年级73名。高中三年我几乎一直是班级前三,年级100左右的排名,最高到过年级56名。什么叫一手好牌打得稀烂,高考因为发挥失常,我的第一志愿落榜,走第二志愿读了一个当时的末流211——西南大学,也上了一个自己后来才发现根本不喜欢的专业——制药工程(农药方向)。 其实,要说起来打牌,我是真的不擅长打牌,我的初中中考,也是发挥失常。心态问题吧,我爸是初中老师,我的初中三年几乎一直是作为教师子女,能够得到科任老师以及班主任的特殊照顾。我几乎包揽了初中到高中6年的班级学习委员这个虚名,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,稳稳排在前三,很多时候我就考第二。所以我一直很喜欢2这个号码,2这个互联网称谓,我也挺喜欢的。考第一名很辛苦,考第二名其实很有盼头,偶尔当一当第一,才有进步的空间吧。 继续退回去,可能我该继续吹牛说,我的小学毕业考试发挥失常了。其实,我小学没有毕业,是的,我没有读6年级,那个时候很流行跳级,我几乎是镇上教师子女里第二个走跳级这条路的人。当时真的是因为家里经济困难,老师发不起工资,上学还得交学费,如果我直接读初中,就可以把学费欠着不交了。当然6年级不上,也是因为那个暑假,在我爸的鼓励下,我勤奋好学的把小学6年级的数学都自学完了,语文都是复习,那就走个关系,直接报名读初一就完啦。我回想一下,我可能是被耽误的“天才少年“,拔苗助长呀,这个选择带来命运的改变可谓是一生的,你会因为这个决定遇到完全不同的同学、不同的老师,当然不管怎样,最后成就的还是那个独一无二的自己,打牌的人始终是你自己,手上的牌摸好就不能换了,除非你掀桌子不玩,或者愿意去打麻将或者下棋。 一个人的命运有多舛,其实不完全是看他的生活有多波折,而是看他有没有得到自我满足,我大概是一个很难自我满足的人。由于我年龄相比同学小一岁,高考发挥失利,我完全可以复读一年考上985。担心害怕加上不听话的性格,我选择了自己的选择,瞎填的志愿也是我经过思考的,最差得上一个211吧,都考上了,那就去上上呗。 不甘心的性格,在大二、大三都显露无疑,后面我选择跨专业考研,考的自动化专业,进入当时听上去就很科技的机器人实验室,重邮的学校牌子是差一点儿,但是确实是我喜欢的方向,我因此一步一步接触到计算机、软件工程带来的魅力,不管怎么样也是享受到了互联网、科技进步带来的技术红利。 而工作后的职业生涯就更是坎坷与遗憾了,打牌确实是一门技术活儿,而我只是擅长做事而已,不擅长运筹帷幄,不擅长做出合理的选择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。 这些年先后在深圳、重庆、成都,手机公司互联网部门见了世面、创业公司软件研发快速成长、移动国企轮岗式提升、云计算行业公司历练,说起来经历很丰富,其实都是在讨生活,求一个所谓的理想状态。长期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,我还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副业项目收入,孵化出来一个小而美的产品,这是我最有成就感的事情。钱不多,给我的底气是够够的了。 以上都只是工作和学习生活中的我,完完整整的我还有家庭、社会责任中的我,但是这些确实涉及太多个人隐私与敏感话题,不便于在这里讨论,而且这可能也是我遇到最棘手与最不知所措的问题。希望后续我能进一步成长,可以随心所欲的聊起这个话题吧。 现在的我正在北京探索更多的可能性,我相信在这个大时代背景下,很多人如我一样,遇到了生活和工作上的难题,短时间还无法解决。树挪死,人挪活,我希望通过自己积极主动的思考,一步一步,去行动,慢慢来,去改变现状,路在脚下,未来可期。 望路上有你与我同行,互相监督,互相学习,人生不一定是成功的,但至少我们是努力过的。

April 2, 202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