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历辛丑年正月初二,讨论修改完《中国共产党简史》前四章,已是午夜 11 时。翌晨,本想多睡会儿却难以入眠,回想起一周来的忙碌,油然而生感叹:简史不”简“。
《中国共产党简史》的编修工作,忙而有序,张弛有度。2021 年 2月 6 日报道,7 日形成修改后的提纲,8 日准备讨论的花脸稿,9-10 日全组讨论修改文稿,11-12日即农历三十和正月初一休息,13 日全组讨论修改后的文稿,14 日指定审核人形成花脸稿后的交负责人审读并上报。
当天 7 是早餐,恰遇《实录毛泽东》的作者之一李捷。谈及简史不"简",不由地聊起毛泽东 1942 年发表的《如何研究中共党史》,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,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,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。毛泽东指出:“我们研究党史,必须是科学的,不是主观主义。研究党史上的错误,不应该只恨几个人。如果只恨几个人,那就是把历史看成是少数人创造的。”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不是主观主义,应该找出历史事件的实质和它的客观原因。可见,编修共产党的百年简史,必须坚持大历史观和正确党史观,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立场、观点、方法,严格遵守党的“历史决议”和党中央有关精神,尤其是关于各个历史时期重大事件、重要会议、重要人物的论述,体现党史研究最新成果,确保导向正确、观点明确、史诗准确。
毛泽东喜欢阅正史,也喜欢看演义、小说等野史。他提倡读史的目的不是尊规守旧、颂古非今,而是吸取教训、指导实践。二十四史和《资治通鉴》等书籍,毛泽东百读不厌,作了许多批注,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。
10 时,中宣部主要领导来看望《中国共产党简史》编辑组成员。简要听取汇报后,领导就如何看历史、记录历史发表讲话,指出简史不“简”,强调看历史要看前景,勉励编辑部成员一高度负责精神,完成好《中国共产党简史》编修这项百年一遇的光荣任务。
编修《中国共产党简史》是一件简洁而不简单的大事。简洁是指行文、话语简明扼要,没有多余内容。毛泽东可谓行文简洁的高手,吟诵其《贺新郎·读史》,真实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。
人猿相揖别。只几个石头磨过,小儿时节。
铜铁炉中翻火焰,为问何时猜得,不过几千寒热。
人世难逢开口笑,上疆场彼此弯弓月。流遍了,郊原血。
一篇读罢头飞雪,但记得斑斑点点,几行陈迹。
五帝三皇神圣事,骗了无涯过客。有多少风流人物?
盗距庄属流誉后,更陈王奋起挥黄钱。歌未竟,东方白。